第十九章
關燈
小
中
大
沈大鬥一聽梁思成是為給他侄女梁愛華提媒而來,便老大不高興大說道:“想當初,在我兒把梁愛華救了以後,她的父母也曾懷著感沈的心情來過我家,而且還主動提到了他們女兒的婚事,並許諾願與我家結為秦晉之好!可是,不知什麽原因,回家之後,卻馬上又反悔了!像這種言而無信,出爾反爾的人,我沈家才懶得與他們結為親家呢!”
梁思成聽完沈大鬥的話後,極力解釋道:“大鬥哥,原來你是為這點事情不高興啊!我說句掏心窩子的話,要是我的侄女對沈大侄子無情無義的話,她能一直等到現在嘛?我知道,這中間,也曾經有人到我大哥梁思迪家去提過親,但是都被我侄女給拒絕了。因為愛華的心目中,就只裝得下沈浮一個人!我今天此來,可並非端著豬頭尋不到廟門啊。還有,沈浮欠我的那兩千個雞蛋錢,現在我也不要了,權當就算我給我的侄女梁愛華送上的一份婚禮錢吧!”
此時,沈浮母親趕忙出來打圓場,說道:“俗話說,官還不打送禮的呢,今天,梁思成肯定是受梁思迪之托而來,如果咱們再端架子,那可就太失禮儀了!過去發生的那點不愉快,就讓它過去算了!”
再經梁思成不斷從中撮合,梁沈兩家當即換柬定親,選良期,擇吉日,請賓朋,宴親友,吹吹打打,花轎迎娶,便成就了沈浮梁愛華兩個人的百年喜事!這才是:
百年婚事一朝定,一對新人入洞房;
枝頭喜鵲叫不停,美滿姻緣傳久長。
芥蒂本由貧窮生,隔閡除後笑顏生;
不是祖逖明決斷,哪有沈浮美緣成!
沈浮大婚完結,祖逖北伐腳步還未停止。在張平被沈浮殺死之後,趁譙城內一時空虛之際,祖逖便指揮大軍,順利從譙城通過,但是遺憾的是,待祖逖大軍剛過去不久,暫時從酒席宴上逃走的副首領樊雅,又趁譙城內空虛之際,帶領他的蝦兵蟹將,親信嘍啰,又悄悄的返回了譙城中!
祖逖帶領他的軍隊,艱難向前行進,好不容易方才到達陳郡太丘境內。太丘是古地名,故址在今日河南省永城縣與夏邑縣交界處,舊址早已經廢棄,不覆存在了。一路上阻力重重,祖逖進軍屢屢遭受攔阻,使得他的心情異常焦慮,不得不又停下來,問計於參軍張陽。
張陽說:“吾曾耳聞,南中郎將王含帳下,有一名參軍,名字叫桓宣,曾經有恩於樊雅。桓宣此人足智多謀,又凜然一身正氣,懷有憂國憂民之心,如果能請此人出面進城規勸,必定能收到立竿見影之效果!”
祖逖接受張陽的意見,立即請人將這個意見轉告給王含,王含又立即將桓宣請到帳下,對他說道:“今日請將軍蒞臨舍下,不為別事,只因祖逖將軍奉命北伐,不想受阻於譙城,前已招降反軍頭領沈浮,殺死反軍總頭目張平,唯有樊雅一股狡獪之徒,聞風逃遁。在祖逖揮軍從譙城過境後,不想那樊雅重又潛回城中,繼續做禍害城中百姓的勾當。聽說桓將軍曾與樊雅交情莫逆,今特請桓將軍蒞臨舍下,望能屈尊大駕,親臨譙城,曉知以利害,規勸反賊樊雅歸順朝廷,以免除亂軍殘害之禍,不知桓將軍可願前往否?”
桓宣聽完王含的話後,先是低頭不語,待反覆沈思良久之後,這才慨然應允道:“晉朝者,乃全國民人之晉朝,國家安定乃是眾望所求,規勸樊雅歸順朝廷,乃臣下義不容辭之職責,區區微勞,不足掛齒,桓宣哪有不遵皇上旨意之理?主公不必擔憂,少者三五日,多者不過七日,桓宣定會說服樊雅,讓他心悅誠服的來歸順朝廷!”
說起桓宣,在晉朝他也算是個大有名望的人。他出生於譙國铚縣,就是現在的安徽省淮北市臨渙集鎮,東晉將領,是義陽太守桓詡之長史桓弼之子,長期駐守東晉與北方政權接壤的邊境地區,曾經與北方的後趙政權多次發生過征戰,也曾領兵協助收覆襄陽並鎮守經營襄陽達十年之久,獲得了當地人民的交口稱讚。但最終卻因北伐戰事失利而被貶職,桓宣自己也遭受重大打擊,郁悶而死,死後被追贈為鎮南將軍稱號。
話不絮煩。當時桓宣便輕車簡從,只身進入譙城,去面會樊雅。
樊雅聽說桓宣到譙城來拜訪他,因為弄不清虛實,未免產生誠惶誠恐之感,還以為桓宣是帶兵來攻打他的呢。但是鑒於桓宣曾經有恩與自己,也不得不在驚恐之中親臨城門來迎接。
二人見面之後,樊雅這才發現,桓宣並未帶一兵一卒,而是只身前來,樊雅一顆提吊的心,這才落到實處!
樊雅見桓宣只身來訪,肯定是有什麽大事,心中疑竇叢生,不禁說道:“我說恩公,你來譙城所為何事,為什麽不提早通知樊雅一聲?誠惶誠恐,迎接來遲,望桓大人海涵!”
桓宣說道:“聽說樊大俠扯旗造反,並易如反掌,不費吹灰之力,拿下了中原重鎮譙城,桓宣聞訊後,特前來祝賀矣!”
樊雅聽桓宣話中帶刺的一番述說,自感理虧,不禁產生羞赧之感,以致全身都冒出了冷汗,一時之間,連走路都不知先邁哪條腿了。
當下並無多少話要說,二人只好相向而行,進入譙城,落座於樊雅的軍帳之內。
樊雅尊重桓宣的為人,特安排桓宣坐於上座,一口一個恩公叫著,面對一身正氣的桓宣,樊雅真是羞愧難言,大有無地自容之感。當著桓宣的面,他言談維諾,條理混亂,恨不得盼望地上能生出一條裂縫,他好一下子鉆進去!桓宣見狀,更增加了自己說服樊雅歸降的信心。
嘍啰兵及時將茶水端上,桓宣一邊飲茶,一邊問樊雅:“樊壯士,沈浮歸順,張平被殺的事情,你不會不知道吧?”
樊雅長嘆一聲,滿臉羞愧的回答說:“樊雅耳不聾,眼不花,對於面前所發生的事情,哪有不知之理?”
桓宣又問:“你既然心知肚明,為何不與沈浮一起,向朝廷投誠?”
樊雅唏噓半天,喃喃的說道:“主公有所不知,其實樊雅也早有歸順朝廷之意,無奈事情發生的太突然,事先沈浮根本沒向我透露半點消息,我若不趁機溜出城去,恐怕早已像張平一樣,變作沈浮等人的刀下之鬼了!”
桓宣又說道:“如此看來,你確實也有難言之隱。古話說,迷途知返,回頭是岸,是為大義之舉。我希望樊壯士不要一錯再錯,在錯誤的道路上越陷越深,越走越遠,到時候再想回頭,可就晚了!我來問你,接下來,你準備何去何從?”
桓宣話語簡潔明了,委婉中帶有不容置疑的威力,無疑就是對樊雅下的最後通牒!桓宣的每一句話,字字都像一顆重磅炸彈,把樊雅震得懵裏懵懂,暈頭轉向,眼花繚亂!
就見樊雅突然跪倒在地,一把鼻涕,一把眼淚的向桓宣哀求道:“恩公,你是朝廷命官,也是我樊雅的救命恩人,你今天此來,必定是為規勸樊雅而來,樊雅的身家性命,此時都系將軍您一身,無論是殺是刮,全憑你桓將軍你一句話,樊雅絕不後悔,也毫無怨言!”
桓宣說道:“中國有句古話,叫做識時務者為俊傑。朝廷因為八王之亂,已經把個大晉國搞得不成樣子了,若爾等再趁機造反,那豈不是亂中添亂火上澆油嗎?本將軍的意見是:馬上解散你的隊伍,各回各村,回家去務農去吧!”
從桓宣的話中,樊雅聽得出來,自己已經有了保命的希望,因此說道;“自從沈浮反正,張平被殺以後,樊雅再也看不到任何希望!但是,沒有人指路,更沒有人提攜,我自己一時也不知道如何辦是好。現在,桓將軍親自登臨譙城,勸說樊雅投誠,實在是機會難得,失不再來,因此本人決定,完全接受桓將軍的規勸,擯棄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,立即解散部眾,都回家務農去!”
聽完樊雅的自我表白之後,桓宣擊掌讚嘆道:“好!好!好!本將軍從前救你於危難之中,此次又挽救你不仁不義之中,這次我總算沒有白來!大晉一統,萬民和諧,江山歸一,本是眾民所願,亦是本將軍所願也!”
桓宣的一番議論,不禁引起了樊雅對往事的回憶,仿佛八年自己罹難的那一幕,又重新浮現在了眼前!樊雅捶胸頓足,悔恨的眼淚奪眶而出,他幾乎是抽噎著對桓宣說道:“桓將軍,聽過將軍的訓誡後,雅奴撫今追昔,痛定思痛,回想當年若不是由於你出手相助,就是有十個樊雅,恐怕也都變為灰燼了!不想俺樊雅又一時犯糊塗,跟隨歹人再一次走上了背反朝廷的道路,若沒有您桓將軍的及時教誨,挽救樊雅於不死,恐怕我此生休矣!”
樊雅話中提到的雅奴一詞,本是他的乳名,惶恐之中竟然也脫口而出,足見樊雅此時的懺悔是出於真心無疑了。
那麽樊雅所說,想當年樊雅身處危難之中時,恰遇桓宣出手相助,他才罹難而不死,方才有了活命的機會,這到底又是怎麽一回事呢?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梁思成聽完沈大鬥的話後,極力解釋道:“大鬥哥,原來你是為這點事情不高興啊!我說句掏心窩子的話,要是我的侄女對沈大侄子無情無義的話,她能一直等到現在嘛?我知道,這中間,也曾經有人到我大哥梁思迪家去提過親,但是都被我侄女給拒絕了。因為愛華的心目中,就只裝得下沈浮一個人!我今天此來,可並非端著豬頭尋不到廟門啊。還有,沈浮欠我的那兩千個雞蛋錢,現在我也不要了,權當就算我給我的侄女梁愛華送上的一份婚禮錢吧!”
此時,沈浮母親趕忙出來打圓場,說道:“俗話說,官還不打送禮的呢,今天,梁思成肯定是受梁思迪之托而來,如果咱們再端架子,那可就太失禮儀了!過去發生的那點不愉快,就讓它過去算了!”
再經梁思成不斷從中撮合,梁沈兩家當即換柬定親,選良期,擇吉日,請賓朋,宴親友,吹吹打打,花轎迎娶,便成就了沈浮梁愛華兩個人的百年喜事!這才是:
百年婚事一朝定,一對新人入洞房;
枝頭喜鵲叫不停,美滿姻緣傳久長。
芥蒂本由貧窮生,隔閡除後笑顏生;
不是祖逖明決斷,哪有沈浮美緣成!
沈浮大婚完結,祖逖北伐腳步還未停止。在張平被沈浮殺死之後,趁譙城內一時空虛之際,祖逖便指揮大軍,順利從譙城通過,但是遺憾的是,待祖逖大軍剛過去不久,暫時從酒席宴上逃走的副首領樊雅,又趁譙城內空虛之際,帶領他的蝦兵蟹將,親信嘍啰,又悄悄的返回了譙城中!
祖逖帶領他的軍隊,艱難向前行進,好不容易方才到達陳郡太丘境內。太丘是古地名,故址在今日河南省永城縣與夏邑縣交界處,舊址早已經廢棄,不覆存在了。一路上阻力重重,祖逖進軍屢屢遭受攔阻,使得他的心情異常焦慮,不得不又停下來,問計於參軍張陽。
張陽說:“吾曾耳聞,南中郎將王含帳下,有一名參軍,名字叫桓宣,曾經有恩於樊雅。桓宣此人足智多謀,又凜然一身正氣,懷有憂國憂民之心,如果能請此人出面進城規勸,必定能收到立竿見影之效果!”
祖逖接受張陽的意見,立即請人將這個意見轉告給王含,王含又立即將桓宣請到帳下,對他說道:“今日請將軍蒞臨舍下,不為別事,只因祖逖將軍奉命北伐,不想受阻於譙城,前已招降反軍頭領沈浮,殺死反軍總頭目張平,唯有樊雅一股狡獪之徒,聞風逃遁。在祖逖揮軍從譙城過境後,不想那樊雅重又潛回城中,繼續做禍害城中百姓的勾當。聽說桓將軍曾與樊雅交情莫逆,今特請桓將軍蒞臨舍下,望能屈尊大駕,親臨譙城,曉知以利害,規勸反賊樊雅歸順朝廷,以免除亂軍殘害之禍,不知桓將軍可願前往否?”
桓宣聽完王含的話後,先是低頭不語,待反覆沈思良久之後,這才慨然應允道:“晉朝者,乃全國民人之晉朝,國家安定乃是眾望所求,規勸樊雅歸順朝廷,乃臣下義不容辭之職責,區區微勞,不足掛齒,桓宣哪有不遵皇上旨意之理?主公不必擔憂,少者三五日,多者不過七日,桓宣定會說服樊雅,讓他心悅誠服的來歸順朝廷!”
說起桓宣,在晉朝他也算是個大有名望的人。他出生於譙國铚縣,就是現在的安徽省淮北市臨渙集鎮,東晉將領,是義陽太守桓詡之長史桓弼之子,長期駐守東晉與北方政權接壤的邊境地區,曾經與北方的後趙政權多次發生過征戰,也曾領兵協助收覆襄陽並鎮守經營襄陽達十年之久,獲得了當地人民的交口稱讚。但最終卻因北伐戰事失利而被貶職,桓宣自己也遭受重大打擊,郁悶而死,死後被追贈為鎮南將軍稱號。
話不絮煩。當時桓宣便輕車簡從,只身進入譙城,去面會樊雅。
樊雅聽說桓宣到譙城來拜訪他,因為弄不清虛實,未免產生誠惶誠恐之感,還以為桓宣是帶兵來攻打他的呢。但是鑒於桓宣曾經有恩與自己,也不得不在驚恐之中親臨城門來迎接。
二人見面之後,樊雅這才發現,桓宣並未帶一兵一卒,而是只身前來,樊雅一顆提吊的心,這才落到實處!
樊雅見桓宣只身來訪,肯定是有什麽大事,心中疑竇叢生,不禁說道:“我說恩公,你來譙城所為何事,為什麽不提早通知樊雅一聲?誠惶誠恐,迎接來遲,望桓大人海涵!”
桓宣說道:“聽說樊大俠扯旗造反,並易如反掌,不費吹灰之力,拿下了中原重鎮譙城,桓宣聞訊後,特前來祝賀矣!”
樊雅聽桓宣話中帶刺的一番述說,自感理虧,不禁產生羞赧之感,以致全身都冒出了冷汗,一時之間,連走路都不知先邁哪條腿了。
當下並無多少話要說,二人只好相向而行,進入譙城,落座於樊雅的軍帳之內。
樊雅尊重桓宣的為人,特安排桓宣坐於上座,一口一個恩公叫著,面對一身正氣的桓宣,樊雅真是羞愧難言,大有無地自容之感。當著桓宣的面,他言談維諾,條理混亂,恨不得盼望地上能生出一條裂縫,他好一下子鉆進去!桓宣見狀,更增加了自己說服樊雅歸降的信心。
嘍啰兵及時將茶水端上,桓宣一邊飲茶,一邊問樊雅:“樊壯士,沈浮歸順,張平被殺的事情,你不會不知道吧?”
樊雅長嘆一聲,滿臉羞愧的回答說:“樊雅耳不聾,眼不花,對於面前所發生的事情,哪有不知之理?”
桓宣又問:“你既然心知肚明,為何不與沈浮一起,向朝廷投誠?”
樊雅唏噓半天,喃喃的說道:“主公有所不知,其實樊雅也早有歸順朝廷之意,無奈事情發生的太突然,事先沈浮根本沒向我透露半點消息,我若不趁機溜出城去,恐怕早已像張平一樣,變作沈浮等人的刀下之鬼了!”
桓宣又說道:“如此看來,你確實也有難言之隱。古話說,迷途知返,回頭是岸,是為大義之舉。我希望樊壯士不要一錯再錯,在錯誤的道路上越陷越深,越走越遠,到時候再想回頭,可就晚了!我來問你,接下來,你準備何去何從?”
桓宣話語簡潔明了,委婉中帶有不容置疑的威力,無疑就是對樊雅下的最後通牒!桓宣的每一句話,字字都像一顆重磅炸彈,把樊雅震得懵裏懵懂,暈頭轉向,眼花繚亂!
就見樊雅突然跪倒在地,一把鼻涕,一把眼淚的向桓宣哀求道:“恩公,你是朝廷命官,也是我樊雅的救命恩人,你今天此來,必定是為規勸樊雅而來,樊雅的身家性命,此時都系將軍您一身,無論是殺是刮,全憑你桓將軍你一句話,樊雅絕不後悔,也毫無怨言!”
桓宣說道:“中國有句古話,叫做識時務者為俊傑。朝廷因為八王之亂,已經把個大晉國搞得不成樣子了,若爾等再趁機造反,那豈不是亂中添亂火上澆油嗎?本將軍的意見是:馬上解散你的隊伍,各回各村,回家去務農去吧!”
從桓宣的話中,樊雅聽得出來,自己已經有了保命的希望,因此說道;“自從沈浮反正,張平被殺以後,樊雅再也看不到任何希望!但是,沒有人指路,更沒有人提攜,我自己一時也不知道如何辦是好。現在,桓將軍親自登臨譙城,勸說樊雅投誠,實在是機會難得,失不再來,因此本人決定,完全接受桓將軍的規勸,擯棄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,立即解散部眾,都回家務農去!”
聽完樊雅的自我表白之後,桓宣擊掌讚嘆道:“好!好!好!本將軍從前救你於危難之中,此次又挽救你不仁不義之中,這次我總算沒有白來!大晉一統,萬民和諧,江山歸一,本是眾民所願,亦是本將軍所願也!”
桓宣的一番議論,不禁引起了樊雅對往事的回憶,仿佛八年自己罹難的那一幕,又重新浮現在了眼前!樊雅捶胸頓足,悔恨的眼淚奪眶而出,他幾乎是抽噎著對桓宣說道:“桓將軍,聽過將軍的訓誡後,雅奴撫今追昔,痛定思痛,回想當年若不是由於你出手相助,就是有十個樊雅,恐怕也都變為灰燼了!不想俺樊雅又一時犯糊塗,跟隨歹人再一次走上了背反朝廷的道路,若沒有您桓將軍的及時教誨,挽救樊雅於不死,恐怕我此生休矣!”
樊雅話中提到的雅奴一詞,本是他的乳名,惶恐之中竟然也脫口而出,足見樊雅此時的懺悔是出於真心無疑了。
那麽樊雅所說,想當年樊雅身處危難之中時,恰遇桓宣出手相助,他才罹難而不死,方才有了活命的機會,這到底又是怎麽一回事呢?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